学习要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工科门类中的一个重要专业
|
发布日期(Date):
[2020-03-01 T 19:35:36]
|
作者:文祺、赵炎
作品名称:全国高校专业解读
网站知识内容来源全部名单: 查看
发表说明:
专家详解高校专业、优势专业清晰可见、受限专业时时提醒、顶尖院校特色详解、对应职业科学定位、就业方向明确指导。(注:2019年版)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续: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具备坚实的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基础,能在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从事研究、设计、应用开发、组织管理和施工工作的新能源材料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材料、器件设计与制造、加工与改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正确选择和设计新能源材料与新能源器件加工工艺、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的基本能力。主要课程:新能源材料概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研究方法与现代测试技术、材料物理化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纳米材料学、太阳能电池材料、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及技术、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功能陶瓷材料、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储能材料与制备技术、先进节能技术、能源系统的集成设计、世界新能源发展态势系列讲座。顶尖院校: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化学能源、太阳能及储能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及器件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新材料开发、工艺设计、技术改进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在电力、汽车、医疗等领域的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新能源材料和器件的开发、应用和管理的工作,还可继续攻读新能源材料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未来可从事职业岗位:电源研发助理工程师、液压工程师、网站开发与后台维护运营师等。就业热门行业:新能源、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咨询、人力资源、财会、原材料和加工、汽车及零配件、石油/化工/矿产/地质、中介服务、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学术/科研等。就业热门城市:深圳、中山、北京、武汉、上海、上饶、天津、常州、无锡和营口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工科门类中的一个重要专业。目前我国的很多工科院校都设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但设置的专业方向有很大差异。能源与动力工程分为热能工程和动力工程两部分,热能工程主要研究能源(着重于热能)的合理、高效利用和转换,着重于系统节能技术;动力工程主要研究工程领域中能源转换、传输、利用理论、技术和设备相关的工程技术,着重于动力机械。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涉及面十分广泛,涵盖了制冷与空调技术、冷冻冷藏工程、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动力机械等领域;作为一个厚基础、宽口径的工程应用型专业,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从事节能、制冷、动力、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需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毕业生能力要求:1.掌握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机械、热工、控制、电工电子等工程科学基础知识;2.具有专门针对能源动力系统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能进行能源新产品和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维护及相关制造,具有集成创新的能力;3.了解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行业需求动态,熟悉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应用背景,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路线;4.具有在能源动力类企业的初步工程实践经验,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并应用相关新技术为社会服务,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