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话题:工业设计是美化生活用品、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的专业
|
发布日期(Date):
[2020-02-19 T 15:37:06]
|
作者:文祺、赵炎
作品名称:全国高校专业解读
网站知识内容来源全部名单: 查看
发表说明:
专家详解高校专业、优势专业清晰可见、受限专业时时提醒、顶尖院校特色详解、对应职业科学定位、就业方向明确指导。(注:2019年版)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续:顶尖院校: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就业方向:主要从事机电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等方向的理论研究、试验测试、产品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也可读研究生进行深造。未来可从事职业岗位:结构工程师、机械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电子工程师、项目经理、售后服务工程师、销售代表、销售工程师、销售经理等。职业薪酬: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相关职位薪酬(月薪):按工作经验统计,其中应届生约5000元,1~3年约7000元,3~5年约8000元,5~10年约11000元。就业热门行业: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机械/设备/重工、新能源、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计算机软件、汽车及零配件、互联网/电子商务、通信/电信/网络设备、咨询、人力资源、财会等。就业热门城市:深圳、上海、北京、东莞、广州、苏州、杭州、武汉、厦门和南京等。工业设计专业。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工业设计是美化生活用品、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的专业。工业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突出实用、经济和美观,这使其有别于纯艺术的创作,有许多具体的规范限定设计的创作行为。工业设计专业在工业系统中非常重要,本专业人才可以开发和设计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提高劳动效率和生活质量,也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效益,改善产品形象,增强竞争力,扩大和推动科学技术更新。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综合性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和科学研究单位从事工业产品创新设计及相关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设计、传播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环境与展示设计等领域的开发、研究、策划、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业设计师后备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工业设计的原理、程序、方法以及设计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适当处理工业设计与环境、用户、市场、功能、造型、色彩、结构、材料、工艺的相互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综合地表现在产品及服务设计上的基本能力。毕业生能力要求:1.具有良好的工业设计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创新与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艺术素养;2.具有从事工业设计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了解相关的技术和社会发展趋势;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设计基础、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设计表现、设计历史及理论、人机交互、设计材料及加工、数字及实体模型制作、可持续设计、服务模式及商业模式设计等基础知识;4.有较强的设计表现技能、动手能力、美学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和外语应用能力;5.具有在了解社会和消费者的需求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产品或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策划、设计、运行和维护的能力;6.熟悉与工业设计相关的知识产权法规、安全及环保的政策、规范和标准;7.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了解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与理论前沿;8.具有较好的设计管理能力、不同专业和学科间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在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主干学科:设计学、机械工程。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知识体系由4个核心知识领域构成,即基础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的基本原理、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工业设计表达;理论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历史与理论、人机工程学与设计心理学、知识产权保护、设计管理;技术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工业设计材料与成型工艺、工业设计的安全性;实践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实践。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专题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专业实验:设计基础实验、人机工程学实验、模型及样机制作、影像实验等。顶尖院校: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