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学专业。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编辑出版学是一门探讨传播的学问,一般设在传播系,也有少数高校设在中文系。“编辑”一词就带有集存收藏与运载传播双重意义:“编”字,本义为用丝绳将户内储存的版册串联编织起来,使之有条不紊,成为一个整体;“辑”字,本义为把编联成整体的册典,放在舟车上,借以运载和传播。不论是编图书、编期刊、编报纸、编广播电视节目,还是编网络页面,编辑的任务就是把需要传播的信息收集起来,加以审评选择,排列顺序,借以实现储载和传播信息的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编辑在文化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显示出特有的重要性。尤其是近百年来,世界性的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催生出大量的编辑从业者,创造着大量的书刊、报纸、影视和网页。20世纪20年代末,我国报纸与期刊分出不同的形态。30年代以后,报纸更加突出其新闻特性,期刊则大多已向专业化发展,只有部分继续保留深度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述内容。于是,报纸成为新闻记者与编辑共同创造的专门传播新闻的大众文化媒介,得以长足发展。到了9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兴起,出版业开始强调如何进一步以高科技武装自己,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编辑出版学科内在规律,着眼编辑出版事业发展实践,从社会文化生产、文化传承、文化积累的需要出发,培养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富有创新精神,能胜任书刊编辑、出版、数字出版等领域的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编辑出版理论和编辑出版实务的基本知识,接受编辑出版研究和数字出版技能以及表达能力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市场调查研究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能力要求:1.掌握编辑出版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编辑出版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编辑出版事业史和编辑出版思想史,对相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程度的了解;2.熟练掌握编辑选题策划、出版物制作与生产、电子出版技术等业务技能,能够承担编辑出版业务流程中的具体分工或整体协调任务,拥有较强的业务创新能力;3.熟练掌握以出版物经营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知识及相关的经济学知识,以出版管理为中心的资源组织及行政管理知识;4.具备综合性的编辑出版信息资源开发、加工以及创造性思维、创新实验和科学研究能力;5.具备计算机应用和网络应用能力,熟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编辑出版研究能力。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主要课程:编辑学原理、出版学基础、中国编辑出版史、出版法律基础、数字版权、世界出版产业、出版选题策划、出版物市场营销与管理、数字出版、期刊设计与出版、网络编辑。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和在出版社、杂志等单位实习,时间一般安排不少于20周。主要专业实验:书刊设计制作、数字出版设计制作、多媒体书刊制作。顶尖院校:南开大学和北京印刷学院。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到出版部门从事编辑出版、书刊发行工作,也可以选择到文化宣传部门进行文化传播与创作,或是到党政机关从事文秘、宣传等工作,也可从事各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工作。未来可从事职业岗位:网站编辑、杂志编辑、图书编辑、文案编辑校对、文案策划、图书策划、图书责任编辑等。就业热门行业:文字媒体/出版、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广告、公关/市场推广/会展、教育/培训/院校、咨询、人力资源、互联网/电子商务、新能源、财会、金融/投资/证券等。就业热门城市: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武汉、长沙、南宁、郑州、杭州和济南等。